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热点

周卫平理事长应邀参加2015国际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合作论坛

来源:徐州康馨老年护理院时间:2015-11-21浏览量:

    11月3日,由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江苏省民政厅主办的2015国际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合作论坛暨江浙沪养老服务业高峰论坛在宜兴大酒店富陶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制度创新与融合”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和老龄工作者等近300位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我院周卫平理事长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
    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江苏省副省长许津荣到会并致辞。
  王建军讲话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前后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34.8%。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比例高等特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王建军指出,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人口结构平衡发展高度关注,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法规、文件,并制定了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各地也结合实际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发展格局。养老服务业在保障改善民生、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建军强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对于我国养老服务业和编制老龄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来倒推老龄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任务、措施,必须正视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高龄少子化、养老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必须在政策制度等方面有所提升和突破,必须在我国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正确处理好“十个关系”。一要正确把握发展老龄事业、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关系,二要正确把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关系,三要正确把握物质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保障的关系,四要正确把握城市、农村、区域老龄事业协调发展的关系,五要正确把握健康管理、文娱活动、医养结合的关系,六要正确把握老年人权益保障、宜居环境建设和社会参与的关系,七要正确把握孝道传承、专业培训和智慧养老的关系,八要正确把握政府、社会、家庭的责任关系,九是要正确把握理念、政策和制度的关系,十要正确把握欧洲、北美、亚洲等国家政府在养老服务业中的异同关系。
    江苏省政府副省长许津荣在致辞中指出,快速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广泛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公共财政分配、产业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江苏近年来围绕构建“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在保障养老服务用地、增加养老服务融资、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加强护理型床位建设、促进医养融合、扩大养老服务业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许津荣表示,希望借助举办论坛的契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及合作平台,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共同研讨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希望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好江苏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深化制度创新与融合,加快发展养老事业。

上一篇:周卫平理事长在京参加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

下一篇:徐红云院长荣获江苏省“百佳孝星”称号

返回列表